弘扬传统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算命 > 姓氏起源 >

节姓的来源_节姓起源_节姓的来历

更新时间:2016-03-02 17:42:55 来源:大家找算命网 作者:八字算命大师

节姓的来源_节姓起源_节姓的来历

节姓的来源_节姓起源_节姓的来历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风姓,出自古帝伏羲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中国民间传说,自伏羲之后,大庭氏王才有天下。伏羲之后,分衍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节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燧人氏,皆袭谥庖牺氏(即伏羲)之号。

其尊节氏之后有节氏后裔,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在史籍《吕氏春秋·慎势览》中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相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据史籍《汉书·律历志》记载: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羊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

史籍《国语·鲁语上》中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而在史籍《礼记·祭法》中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一百四十年(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一百二十年,逝世后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八十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六十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四十八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哀(裹),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帝哀之后为节茎,节茎不愿为帝。节茎有三子,为节氏、戏氏、克氏。节氏和戏氏也不愿为帝,由克,即榆罔即位。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五十五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姬姓有熊氏,从此帝系转入姬姓。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

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

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

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氏,鼓生灵契氏,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氏、垂氏;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伯夷之后为太岳氏、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了吕氏、申氏、隋氏、淳氏、向氏、薄氏、甘氏、州氏、文叔氏、岳氏、先龙氏等。

节茎的后裔节氏,就是今节氏的始祖,世居北海。在西周至战国时期,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省潍坊市、博山市,以及烟台市的蓬莱地区。

第三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官吏符节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符节,用以示信。符节令,就是执掌符节的官吏,为帝王国君的亲信之臣,亦称“掌节”,在两周时期的王室分隶于秋官、地官两府司管辖,在各诸侯国则直接为君主管控。在典籍《尚书·康诰》中记载:“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注:诸有符节之臣,若为官行文书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在典籍《周礼·地官》中也记载:“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以王命往来,必有节以为信。”在典籍又《周礼·秋官》中亦记载:“小行人掌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关于符节,在典籍《周礼·玉藻》中记载:“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随事缓急,急则二节,故走。缓则一节,故趋也。”在史籍《左传·文十二年》中记载:“秦西乞术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注:节,信也。”在史籍《史记·秦始皇纪》中亦记载:“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正义>曰:旄节者,编旄为之,以象竹节。”因此,在古代符节是非常重要的信物,符节令、掌节使都是非常重要的官吏。

在符节令、掌节使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节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地方官吏买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元朝时期赴南亚使节周达观撰著的《真腊风土记》中记载:“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买节。”真腊,是唐朝时期的称谓,就是吴哥时代(公元802~1432年)的柬埔寨,建都于吴哥窟。真腊在元朝时期的版图曾包括了今整个柬埔寨、部份泰国、老挝、缅甸及越南,一时无两。后逐渐衰败,最后于公元1432年被暹罗素可泰王朝(Sukhothai,泰国)入侵,君主弃城逃往森林,两年后的公元1434年再次复国,迁都金边。从此,吴哥窟便被遗弃,在世上消失了五百年,直至公元十九世纪中叶才重新为世人所知。买节,就是真腊吴哥王朝御下的一种地方官吏,拥有一定的兵权,以维护地方治安为要,如同元、明、清诸朝西南地区的土千总,有世袭之惯例。

在柬埔寨,自古就与中国往来密切,时有贵族子女入华学习、经商、联姻,其买节的后裔子孙中有在元、明时期入中国留居者,即取先祖官职称谓为汉化姓氏者,称买节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买氏、节氏,分别融入汉族、壮族、瑶族、侗族、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迁徙分布

节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六十五位,以北海、合浦为郡望。

今山东省的潍坊安丘市,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中皮村,河北省的故城县,河北任县大宋村等地,河北省清河县刘唐口村、渡口驿村、鲁庄、杨儒林村等地,河南泌阳县、叶县、濮阳,内蒙古,福建,广东,东北等地均有节氏族人分布。

上一篇:接姓的来源_接姓起源_接姓的来历
下一篇:敬姓的来源_敬姓起源_敬姓的来历
相关文章
沈姓的来源_沈姓起源_沈姓的来历 乌孙姓的来源_乌孙姓起源_乌孙姓的来历 东方姓的来源_东方姓起源_东方姓的来历 士姓的来源_士姓起源_士姓的来历 逄姓的来源_逄姓起源_逄姓的来历 强姓的来源_强姓起源_强姓的来历 励姓的来源_励姓起源_励姓的来历 野姓的来源_野姓起源_野姓的来历 畅姓的来源_畅姓起源_畅姓的来历 妫姓的来源_妫姓起源_妫姓的来历
推荐栏目
生辰八字运势运程在线排盘抽签情侣速配民俗预测姓名测试手相图解面相图解痣相图解风水知识周公解梦趣味测试节日祝福阴阳历转换万年历
如果您不想在当前使用的电脑留下您的算命记录,请点击首页的“重新测试”按钮,如果没有此按钮,说明您的信息已经清除
周易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算卦习俗同样有着长远的影响,请科学的对待它们,不要执迷其中。
The main provision of this Web site:Free fortune-telling and forecast.
Copyright © dajia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大家找算命网